新房

筛选
当前位置:杭州房地产网  > 楼市聚焦 > 国内楼市
分享到
微信扫码分享
房掌柜小程序端

房掌柜小程序端

点赞(0)
收藏

楼市步入“白银”时代 商业地产投资或存在价格泡沫

来源:  每日经济新闻 杭州房掌柜  2014-07-28 09:21:58
[摘要]按国家统计局的口径,今年5、6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连续有过半城市的新房价格环比下跌。因此,楼市“崩盘论”再起,而不少品牌房企成交业绩的惨淡也似乎印证了这一观点

  兰德咨询撰文认为,从已发布2013年年报的房企来看,有73%的企业实现了净利润正增长,但同时有61%的企业利润率下滑,并延续着年均下降1个百分点左右的趋势。如果仅看利润率,房地产已属“中利行业”,而且到2015年很有可能触及“10%红线”。

  尤其是去年,不少大型房企“豪赌”后市美好预期,频频斩获高价“高价地”。如今全国楼市供需逆转,这些“高价地”似乎成了烫手山芋。

  “今年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只有14.1%,投资增速放缓了。”顾云昌表示,过去中国房地产投资增速超过20%,即使在去年也有16.6%。除了投资增速放缓外,顾云昌还指出,楼市将高位盘整,依据是中国房价仍然较高,售价环比下降。

  与“高位盘整”相对应的是楼市“崩盘论”甚嚣尘上。特别是今年5、6月份,国家统计局披露,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,有过半城市的新房售价环比下跌,引发舆论“悲观”情绪浓厚。

  不过,在顾云昌看来,中国房地产不会崩盘,不能崩盘,只是正在回归理性。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披露的数据,目前中国经济增速7.4%,而全世界经济增速只有3.7%,所以中国楼市不会崩盘。中国的新型城镇化也将释放庞大的刚需、改善型需求等,这是中国楼市不能崩盘的最大原因。

  商业地产投资“三把斧”

  经历上一轮楼市调控,商业地产成为多数房企业务转型的避风港。一时间,各大城市的商业综合体遍地开花。

  当前,各地的商业地产已进入集中放量期,沈阳、天津、重庆、武汉以及昆明等二线城市最为典型。在巨量供应下,供求失衡开始成为舆论担忧的最大风险。

  在顾云昌看来,除了产能过剩外,目前商业地产的价格泡沫也与之并存;其次,商业地产也存在产品同质化和市场差异化矛盾;再者,网购对实体商业影响很大,比如现在很多人跑到商场试了衣服以后,觉得很好,回家后去网上买。

  不过,谢凌补充说,商业地产过剩问题也要一分为二地看待,目前有些商业地产可能会死掉,一个城市虽然规划了很多商业体量,但具体到某一年真正能够开发出多少,要看各个房企自身实力匹配度、竞争对手、楼市行情等复杂因素。

  中信证券以旗下北京和深圳中信大厦为基础资产采取分级证券化,设立募资总规模逾50亿元的“中信·启航专项资产管理计划”,在今年4月份获得证监会批复。

  业内人士认为,这是我国首个交易所场内的房地产投资基金(REITs)产品。不过,这款产品仍类似于一款私募REITs,跟国际通行的公募REITs还有一定差距,部分业务创新仍待突破。

  当前国内商业地产正在进入“存量”时代,但资产价格泡沫和租金低迷成为PE资本推进私募REITs的一大障碍,更别说打开公募REITs发行之门。

  在顾云昌看来,包括万达集团、华润置地等房企都是靠卖房子、商铺的钱来养活购物中心,而国外购物中心都是持有型的。结合国内商业地产的开发实际,房企应坚持“六态”和“三化”策略。按照顾云昌的观点,“六态”主要是指形态(优化空间布局)、业态、动态 (交通便捷和动线设计)、生态(绿色环保)、金态(现金流充足)与常态(盈利稳定)。其中,业态很关键,一定要符合当地市场,但最重要的是“常态”要好,不能亏本。

分享到:
责任编辑:邓江梅

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,违规转载法律必究。
楼市爆料寻求报道,请点击这里
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,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。

新闻排行

新闻推荐

  1. 1房地产收并购明显增多 百亿房企数量同比少了近一半
  2. 2多家房企半月内发短债拟募资44亿元 资金压力依然严峻
  3. 3特殊机会投资风口已来? 远洋资本再设6亿美元私募基金
  4. 4金地2021年利润总额下降21% 归母净利润94.6亿元
  5. 5加速风险出清 多家银行抛出房地产并购融资计划
  6. 6大悦城获100亿并购贷额度 并购资金“拿来易、用出难”?
  7. 7绿地控股选举张玉良为第十届董事长
  8. 8央行:2022年我国宏观杠杆率将继续保持基本稳定
  9. 91月65城新房线上均价微跌 二手房挂牌均价微涨
  10. 10终究成了“小碧桂园”? 中梁把上市途中的物业公司卖了

楼盘推荐

视频推荐